English

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趋向“私塾”

1998-11-04 来源:光明日报 余晓葵 我有话说
国外思潮与动态

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趋向“私塾”

余晓葵

在美国,教育是地方事务,联邦政府并没有统一的法规。现在,本来就各自为阵的美国教育界正面临又一个难题:越来越多的家庭对公共教育的质量表示怀疑,倾向完全由自己承担孩子的基础教育。与90年代初相比,这类家庭的数量增加了2倍多。据统计,全美在家接受教育的孩子达到了123万,年增长率已达15%。

家庭教育的冲击波

家庭教育似乎已不再是一时风尚,它越来越像一场革命。

80年代中期,家庭教育(指完全在家完成的教育)还只是受到那些最虔诚的基督教家庭的欢迎,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接受到应有的宗教和道德教育。弗罗里达州的教育部门近年来一直对这类家庭进行调查,发现“对公共教育的不满”2年前首次超过“宗教需要”,成为最普遍的答案。一些家长对官僚作风感到灰心,一些人则认为,多数公立学校的大一统教学模式既没有效果,又缺乏人情味。如今,50个州的法律都承认了家庭教育,但各州对这一事物的规定却差别很大。明尼苏达州规定在家受教育的孩子必须登记注册,定期接受检查,并参加统一考试以保证教育水平。在华盛顿和艾奥瓦州,只要学生要求,就可以只在公立学校接受部分教育。在加利福尼亚州,你可以仅在公立学校确定学习计划,然后完全在家完成学业。而伊利诺依州根本就没有作出任何规定。

家庭教育的支持者已经形成了一种潜在的政治和法律力量。他们和基督教右翼的联盟开始得到议员团体强大的支持。主流报纸也开始了对家庭教育的正面报道。在互联网上最受欢迎的售书网站Amazon.com,有关家庭教育的书籍已有200种之多。

哪种教育更好

教育方式孰优孰劣,最终要看接受教育的孩子们。“家协”宣称,在家接受教育的孩子平均成绩比公立学校学生高30个百分点,这些数据是否属实尚待考察,但家庭教育的拥护者们认为在家受教育使孩子有更健全的成长环境,因为在校学生的社会交往仅限于同一年龄层,基本上隔绝于“真正的生活”之外。学校的特殊环境还使他们的性格中有过多的依赖性,离不开老师的监督。在家受教育的孩子则能同各个年龄层的朋友交往,开放的生活环境使他们更健康、更自立。

当然,“家协”的言论也并非家庭教育的真实写照。一些宗教信仰十分严格的家庭之所以不让孩子上公共学校,就是为了让孩子远离这个“被玷污的社会”。还有些家长是种族主义者或异端分子,这些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似将很难融入主流社会。

哈佛大学曾招收过少量在家完成基础教育的学生。该校一位招生负责人说,“家庭教育”这个叫法不尽准确,因为这种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成功范例大多在公共学校甚至社区大学选修过课程,家庭教育已经自觉不自觉地走上了社会化的方向,因为他们需要某些社会辅助机构补充自身的不足。但学者们仍认为,总体看来家庭教育是件好事,它使多少年来一成不变的公共教育体制不得不回应改革的呼声。

对传统教育的挑战

尽管目前进入公立学校的学生仍几乎占学生总数的90%,但哈佛大学教育教授理查德·埃尔莫尔大胆地预言,将来在某个时候,中等城市里一些面临困境的公立教育系统将走向灭亡。

公立学校面临的挑战不仅来自家庭教育。在公立学校系统之外,各州批准设立的特许学校正迅速发展,宗教学校里也人满为患。1992年,美国只有一所特许学校。如今,这个数字已超过800所。克林顿政府计划投资1亿美元,在2000年以前发展3000所特许学校。

种种问题说明,创立于100年前工业革命时期的公共教育,其结构已经过时。压力越来越大的公立学校也认识到,在知识传播渠道极为丰富的今天,自己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失去了“垄断”地位,他们要在与家庭教育和其他非传统教育形式的共处中求得发展,只有在教育的系统性、教育方式的灵活性、知识的更新速度等方面赶上时代的步伐;在缓和宗教、种族矛盾,增加学校安全系数上做出实质性的努力,改变近年来暴力事件频仍对公立学校形象的不利影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